4月14日-15日,校园内暖意融融,温情涌动,2021年全国残疾人单考单招考试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98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12名视听障学子展开激烈比拼,向畅想已久的“医学梦”发起冲锋,全力冲刺。
疫情防控不松懈,大考面前显担当
13日报到现场,特殊教育学院老师以及志愿者团队耐心与考生沟通答疑,严格进行测体温、查看健康码、分组核验视障生听障生身份证、残疾证、高考报名表、考试安全承诺书、考生陪同人员安全承诺书信息是否有误等报到环节,帮助残障考生完成报到程序。
为做好单考单招工作,学校成立了以院长赵升田为组长、副院长王广成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部署、制定《滨州医学院2021年单考单招工作实施方案》《滨州医学院 2021年单考单招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滨州医学院2021年单考单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等,强化考试安全管理,稳妥处置疫情突发事件等,确保考试安全顺利。并选择专业技术精湛、考试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职员工参与考试工作,考试组织、安全保卫、宣传氛围、后勤保障、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措施到位、有条不紊。
考试期间,副院长王广成到考试现场进行督查巡视,详细了解招考工作相关情况,要求把疫情防控和考试工作各项要求落实落细落地,确保考试公正、公平。
以生为本,让考试充满滨医温度
面对疫情挑战,学校积极解答特殊高考“新难题”。
“今年,我们扩招20名,报考人数也是大幅度增加,学生报考滨医的热情很高,家长见面会实地参观服务环节让家长领略了学校无障碍智慧化校园的先进设计理念和便捷舒适的配套设施,让家长对孩子求学滨医更为放心、舒心、安心。”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曹同涛说。
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刘洪付告诉记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始终坚持防疫与组织考试相结合,制定周密细致的考试防控工作方案,实行考生、考试工作人员体温检测常态化机制,做到日常要记录、考前必测温、考时能应急,考后能追溯;合理设置考场,全部考生共分为明文、盲文、听障三个考组,共九个考场,确保考生和考务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周到服务无止境,为保障2021年单考单招考试顺利进行,学院组织安排50余名志愿者协助做好视障生和听障生入校、入考场工作,并提前进行路线规划,做好演练彩排,确保同学们考试安全顺畅,还专门安排手语志愿者为听障考生解答疑惑,希望用我们的细心、贴心和用心换同学们顺心参加在滨医的考试。”特殊教育学院书记崔保华说。
“虽然早上五点多就起来做志愿服务,但还是很开心,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奋战,圆梦滨医。”志愿者代表2019级特殊教育学院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王运凯同学说。
破釜沉舟,誓要圆梦滨医
“我今年38岁,也算做了一次疯狂的事情,就想考入滨医圆大学梦。”来自湖北宜昌的赵布从小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视力低下,自己经营了一家盲人按摩店,为了这次考试,他把店盘了出去在家安心准备复习,对于此次考试他信心百倍。
来自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吴幽是盲普高三年级学生,是这次考试现场的小名人,前不久她刚刚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她清唱的京剧《梨花颂》选段在网上疯狂传播,网友纷纷点赞。虽然从小失去了光明,但她的内心世界光明乐观,爱好音乐和文学,日常生活中除了喜欢诗词还喜欢弹尤克里里、弹中阮和唱京剧。唱歌和读书是让吴幽感到最快乐的事,诗词如同好友与她朝夕相伴,她喜欢诗词带给她的情感和意境的享受,唱腔优美荡人心魄。吴幽的带考老师告诉记者,“她首选滨医,之前也在网上了解了很多学校的信息,很希望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考场上,他们用盲文奋笔疾书,一点点填写好自己的答卷。虽然他们看不到花朵的颜色,仍能感知到世界的芬芳和人生的精彩。循着心中的光,为梦想而战!
据了解,学校今年面向视障考生中医学本科专业(针灸推拿方向)招收40人,学制五年;面向听障考生在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招收20人,学制四年。两个专业均为学校热门专业,市场需求度高,开设院校较少,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与往年相比,今年残疾人招生态势喜人,报考人数同比增长47.6%,学校残疾人高等教育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滨州医学院办学规模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793人,其中本科生15538人、硕士研究生1919人,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有留学生336人。现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院(葡萄酒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康复医学院、老年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院(系)。
滨州医学院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1350人(含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370人;博士789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9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