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趣、 有料又有效,一直是困扰思政课教师的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团队推行教学改革, 力图通过改革教学方法、 整合教学内容、 完善教学评价,打造一门以“医本思政”为特色、以任务驱动为核心教学法、 具有多元评价方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有趣:设计“任务链条”,打造“多样态”教学活动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 旨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授课对象是本科一年级新生, 他们思维活跃、 自学能力强、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强,但绝大部分学生深层的批判性思维、 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待养成。
课程团队依照教学主题和学生特点,遵循“紧扣主题、整体设计、循序渐进、五育并举”的理念,创设“任务链”,以任务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以“人生之问”专题的任务链为例,课前,学生完成观看教学视频、单元检测、思维导图的基本任务;课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展示思维导图,介绍“人生观是人生的总看法”的进阶任务;课后,个人完成“为心中的英雄写一首三行诗”的拓展任务。 以“任务链”推动教学活动循序渐进、逐级深入。
除此之外,团队还设计了“多样态”的教学活动。 除了个人完成的单元检测、讨论区发帖、三行诗、小作业外,团队还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青春无悔强国有我”公众号推文、“健康中国”公益歌曲创作、“开杠了” 辩论赛、“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公益海报创作、“学宪法讲宪法”演讲等多种任务形式,以“线上+线下”“小组+个人”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有料:整合课程内容,突出“医本思政”特色
对于课程内容,医学院校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道德与法治》,对于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陌生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在高中会考后不再接触政治理论知识,对于相关理论及其逻辑关系比较生疏。
基于这种情况,课程团队尝试在教学内容上做突破。 既要忠实于教材内容,又不照搬教材; 既要贴合医学院校学生特点,又要展现“德乃医本”的精神传承,突出“医本思政”特色,推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
首先,挖掘教学生长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围绕“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发展”的主题,挖掘教材重难点和医学生关注点的契合之处,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时代新人”“人生之问”“精神之钙”“家国之道”“自信之根”“精诚之约”“奉法者强”7个专题,形成专题式教学内容体系。
其次,在每一个专题中,将富有医学特色和校本优势的案例融入教学内容,突出“医本思政”特色。 如讲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节时,用吴孟超的人生经历来引发学生们思考 “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在“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一节中,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思考“新医科”建设的发展趋向。 这些内容上的革新,不仅更贴近医学院校学生的所思所想,也促使医学生对所肩负的使命有越发清晰的认知。
最后, 线上线下螺旋推进教学内容。线上 spoc 课程从面上概述基本知识,线下授课从点上强调重难点内容。 通过 spoc+雨课堂的信息化技术,点面结合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贯通与螺旋推进。
有效:改革评价方式,完善“立体化”评价体系
传统“作业+考试”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展现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价值态度,为此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方式改革。
第一,把教、学、评有机结合,完善形成性评价。 首先,提高形成性评价在评价体系中比重,占比从 30%提高到 40%。其次,丰富了多种嵌入式的评价方式。 如充分利用慕课和雨课堂进行课堂测验、 课堂讨论、 随堂提问等方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成效;再次,重视多元评价量规的开发。 特别是在小组任务的评价中,设计了用于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评价的量规,有效提升了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第二,利用“任务链”增加了表现性评价。如通过让学生设计公众号推文、公益海报、公益歌曲等任务, 不仅评价学习成果也评价学习过程;不仅考核所掌握的知识,也考核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价值观。 在表现性评价中,除了提供量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外, 还在展示环节增加了小组代表点评、 其他同学点评的环节, 将评价还原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经验,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第三,改革终结性评价。 加大材料分析等综合考察类试题在期末考核中的占比, 充分考察学生综合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教学改革,《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团队打造了一门以“医本思政”为特色、以任务驱动为核心教学法、 具有多元评价方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政课变得有趣、有料又有效。
滨州医学院办学规模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793人,其中本科生15538人、硕士研究生1919人,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有留学生336人。现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院(葡萄酒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康复医学院、老年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院(系)。
滨州医学院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1350人(含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370人;博士789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9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