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为服务中心工作,助推教学改革,凸显科研攻关和学术进展,自即日起,校园网主页开设“课程思政化雨润物”,“科研育人水乳交融”等专栏,编发各类反映师生医护员工教学、科研创新的文稿。敬请关注,诚邀踊跃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门诊最常见的疾患之一,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但是如何做好这个手术、如何快康复、如何提升患者满意度,却是脊柱外科团队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
历时近三年,脊柱外科谭江威教授团队根据临床经验总结、结合团队科研攻关,在利用现有通道技术和显微镜技术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手术入路(MELS),即显微镜下椎板外侧入路间盘摘除术。该项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论文于今年5月发表在《BMC Surgery》杂志上。该项研究不但为如何准确、完整的摘除“隐藏区”的游离间盘这一有争议的国际学术话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更为广大腰腿疼痛患者获得高质量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提出问题 深入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腰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腰椎老化)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导致相邻的神经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症状,大多数患者可以经保守治疗缓解症状。如果正规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根据突出类型不同选择不同,主要包括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融合固定等方式,但对于“隐藏区”的游离间盘,由于部位隐匿,椎弓根阻挡,不容易到达;碎块较多容易遗漏等特点,临床处理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满意结果。
精准攻坚 勇于破题
脊柱外科谭江威教授团队针对这一国际性争议问题,反复观察脊柱解剖模型、进行手术模拟、科室团队头脑风暴后,利用现有的通道技术和显微镜技术基础,开创了一种新的手术入路(MELS),该入路从峡部外侧进入,只需切除很少骨质便可清晰的显露出口神经根,“顺藤摸瓜”即可找到隐藏区的间盘。这种入路方式解剖结构变异少、腰椎后方稳定结构(关节突、椎板)极少受到破坏、学习曲线平缓,术中只要顺着神经根这根“藤”,总能摸到游离髓核这个“瓜”,省去了盲目探查的步骤,手术效率高。而且该手术采取通道下显微镜辅助进行,创伤小,恢复快,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极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将科研写在
护佑人民健康的新征程上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谭江威教授团队,近年来致力于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全力为患者谋求康复之术。目前,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微创率达到了80%。从2019年开始,脊柱外科椎间孔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许多需要开刀手术的患者,仅仅不到1cm小切口便解决了复杂病症。2020年开始的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使得更多的脊柱外科手术更加微创化,尤其对于颈椎、腰椎等深部区域,显微镜的辅助使得手术部位更加清晰、可视,整个手术过程更加微创,患者术后得以快速康复。另外通道辅助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固定、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等技术的成熟开展,实现了许多高危、高难度手术的安全性,为护佑患者生命安全,加速患者康复,作出积极探索。
技术攻关带动科研创新,继2020年“通道下侧路病灶清除技术微创治疗脊柱结核”论文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上发表后,研究成果也不断增多。抗生素硫酸钙骨粒治疗脊柱感染技术已经被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杂志接受,预计明年初发表。科室青年博士团队也在谭江威教授的带领下坚持阅读外文文献,学习先进技术,不断与国际前沿接轨,快速成长为科室骨干力量,为学科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滨州医学院办学规模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793人,其中本科生15538人、硕士研究生1919人,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有留学生336人。现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院(葡萄酒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康复医学院、老年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院(系)。
滨州医学院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1350人(含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370人;博士789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9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