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山东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城市地下交通设施的绿色建造及韧性化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济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李术才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学校近几年深入实施融合发展和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及科技合作项目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他强调,学校将切实履行牵头单位的主体责任,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实施,力争产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进一步深化中日两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日本太平洋咨询设计公司(PCKK)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齐藤泰久介绍了日本太平洋咨询设计公司的科研实力,他希望通过本项目的合作研究,推进中日友好交流和中日两国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山东省科技厅国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亓亮表示,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是推进国际关系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他说,山东省科技厅将持续关注项目进展,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组辛秉清介绍了项目管理的相关要求,他表示,承担单位要规范项目过程管理,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优化科研经费管理;项目团队要强化与日本参与单位的交流,各参与单位要强强联合,确保各项研究任务顺利完成;要加强与科技主管部门的沟通,及时报送重大科技成果,促进中日科技交流。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代表清水正人表示,本项目是防灾减灾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希望中日双方精诚团结,深入推进项目合作交流,加快成果推广应用。
技术负责人、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王剑宏教授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合作方案和研究计划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总体介绍,四个任务负责人分别详细汇报了任务实施方案。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教授等七位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表示充分肯定,并对任务分工及合作形式、重点任务及关键节点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希望项目组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中日两国城市地下交通设施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会议分别由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全芬和袁大军教授主持。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山东省科技厅,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齐鲁交通学院,项目咨询专家组及项目组成员总计50余人参加会议。
山东大学学校简介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山东大学学校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大力实施“七大战略”,加快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