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午,济南市、山东大学校地合作座谈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校长李术才出席会议。郭新立主持会议。
济南市委副书记杨峰,市委常委、副市长、济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宏志,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国强,副市长王桂英、任庆虎,市政府秘书长王品木;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校党委副书记张永兵、王君松、陈宏伟,副校长吴臻、易凡等出席会议。
座谈中,李术才介绍了山东大学“学科齐全、文史见长、人才荟萃、顶天立地”的办学特色和鲜明优势,从党的领导优势不断彰显、立德树人成效显著、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科研创新成果丰硕、服务社会贡献突出、文化引领担当有为等方面介绍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成效。他回顾了山东大学服务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对学校服务济南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基本思路、重点举措以及需要济南市支持的事项作了说明,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夯实科技支撑、人才支撑、文化支撑,加快推进校地重点合作项目建设。李术才强调,山东大学将深化落实“一家人”的理念,大力实施融合发展战略,持续完善空间服务格局,战略布局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将举全校之力为济南当好“三个走在前”排头兵、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作出山大贡献。
于海田介绍了山东大学需济南市支持事项推进情况及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的建议。
刘强在座谈交流时对山东大学长期以来给予济南建设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山东大学践行“扎根齐鲁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深入实施服务山东战略,在推动学校“由大到强”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天的济南,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0万、经济总量达到1.14万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优势:战略红利交汇叠加、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科技创新实力雄厚、数字赋能势头强劲、人才保障基础坚实、金融服务优势突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城市品质生态宜居、人文环境厚重淳朴。全市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思路目标和工作推进体系,加快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济南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山东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希望双方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携手并肩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郭新立在主持时表示,山东大学始终把“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作为初心使命,以“强校兴国”的责任担当,书写了一部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创业史、发展史、奋斗史。近年来,山东大学和济南市的关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务实,成果更加丰硕。站在校地深化全面战略合作的新起点上,学校将坚定不移地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山大风格”的发展之路,更加精准服务济南“当好‘三个走在前’排头兵,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的目标需求,多育高端人才、多出创新成果、多献良言实策,与济南携手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学校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服务“强省会”建设作为学校“强校兴国”的重要支点;大力推进“融合发展”,把服务“强省会”建设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深入落实“精耕细作”,全面提升服务“强省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相关区委领导同志;山东大学校长助理、后勤保障部党委书记、部长朱德建,校长助理、本科生院院长曹现强及有关职能部门、学院、附属医院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山东大学学校简介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山东大学学校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大力实施“七大战略”,加快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