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山东大学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2周年暨先进表彰座谈会,对2021年度妇女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校党委书记郭新立出席会议并为获奖者代表颁奖。
王克芳、王君、朱文增、朱礼峰、刘艺鸣、刘琰、孙丽霞、杜文静、李保杰、吴皓、张敏、张楠、张红雨、金苏芹、周文清、贲晛烨、胡岩、夏辉、崔玉红、程昀、傅艺娜、潘爱玲、魏福兰等23人荣获“山东大学2021年度三八红旗手”称号。
口腔医院牙周科、第一幼儿园、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团队、物理学院大学物理教学团队、学生公寓中心校区管理部、威海校区图书馆、东北亚学院、青岛校区财务处、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机关工会小组、齐鲁医院急诊科、第二医院老年医学科/干部保健科共11个单位获“山东大学2021年度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于萍、马莹、马蕾、马利芹、王永华、王英、王文玉、左凌燕、刘海华、孙艳、李玉蓉、沈虹、张伶俐、周广鹏、赵婧婧、姜玉晶等16人获“山东大学2021年度妇女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于坤等79户家庭获“山东大学2021年度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会上,“三八红旗手”代表、护理学院王克芳教授、商学院夏辉教授、信息学院贲晛烨教授,“三八红旗集体”代表、物理学院于淑云教授、青岛校区财务处副处长刘仁芝,“妇女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外国语学院女工委员马蕾分别发言。她们分享了各自胸怀梦想、笃信前行、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故事,表示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要乘势而上,将精耕细作的理念融入各项工作,在学校建设中实现发展、在社会贡献中诠释价值、在追求卓越中勇毅前行,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事业发展助力添彩。
郭新立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女师生医务员工致以节日的祝福。他表示,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学校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确定了精耕细作的工作主题,着力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在这继往开来的节点上,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郭新立就进一步推动学校妇女工作入细、入微、求实效,切实发挥好广大女同胞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半边天”作用,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各单位用好“金钥匙”,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学细悟、筑牢根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走进广大女同胞心里,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二是希望各级妇女组织当好“贴心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嘱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准施策、关注民生,建强组织、优化服务,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要立足“妇女所急、党政所需、我之所能”,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思维,找准妇女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扑下身子进基层、解难题、见实效,切实增进女同胞的幸福指数。三是希望大家做好“真融合”,深刻把握“三新一高”,精准聚焦“四个面向”,争先创优、提质增效,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妇女工作改进提升,激励女同胞锐意进取,干事创业,勇于创新创造、勇于追逐梦想,切实把个人的发展自觉融入山东大学时代梦想、融入国家复兴伟业。
校党委副书记陈宏伟宣读了表彰决定,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桑晓旻出席会议,妇委会主任兼校工会副主席孙玉玲主持会议。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代表,获奖个人和集体代表,工会、妇委会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近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校领导、校区领导走访慰问一线教师、高层次人才、各领域专家教授、保障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离退休教师,以及困难教职医务员工中的女性代表,为她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学校党委的关怀,倾听她们的意见建议,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
郭新立走访了《文史哲》编辑部编辑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团队、物理学院“一路心语”朋辈辅导员工作室以及公寓管理、保安团队中的女教职工代表。郭新立表示,大家勇于拼搏、冲锋在前,在学校教学、科研、医疗、管理、服务工作的第一线,以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的姿态,为学校的发展进步贡献了巾帼力量。他代表学校对女同胞们的努力付出表示感谢,并就“三全育人”、青年教师发展、思政课建设、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等工作与大家进行了交流,鼓励大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精耕细作,奋力创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山大的新业绩。
其他校领导和校区领导也分赴各单位走访慰问女教职医务员工。
全校各教学科研单位、机关、直属附属单位也广泛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各单位将走访慰问活动与贯彻春季学期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主题相结合,通过走访慰问,营造了重视、关心、支持妇女工作,依法维护妇女权益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女教职医务员工立足岗位作贡献的动力,激励她们自觉增强担当强校兴国重任的使命感、责任感,汇聚学校“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的巾帼力量。
山东大学学校简介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山东大学学校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大力实施“七大战略”,加快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