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经济学院曹廷求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地方金融运行动态监测及系统性风险预警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济南举行。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原校长王广谦教授,《经济研究》原常务副主编、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郑红亮研究员,教育部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琪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延喜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周颖刚教授,青年长江学者、中山大学高级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主任杨子晖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助理、教务部部长李志生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学勇教授,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彭红枫教授担任论证专家。
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山东大学人文社科发展历程、最新变化、政策体系和未来规划,重点对新文科建设进行了解读,对课题研究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董龙训在致辞中从中央银行、宏观政策和现实需求等方面对课题的研究意义表示了肯定,对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金融风险防范新要求进行了阐述,对课题研究成果表达了良好的预期。
曹廷求教授汇报了课题的研究背景、选题价值、研究框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研究重难点与创新,并对各子课题的结构与内容进行了介绍。课题论证专家分别围绕课题进行了点评,并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专家们讨论认为,该课题的整体设计、逻辑论证、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严密可行,地方金融风险的边界界定和指标测量是当下研究的难题,课题组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地方金融风险产生的“三叠加模型”,构建地方金融运行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搭建地方金融运行大数据监测平台,提出金融风险“地方-系统性”跃迁机制,建立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对我国地方金融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专家组从研究角度、指标体系设立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建议课题组充分发挥跨学科、跨单位合作优势,在指导实践中取得更大突破。曹廷求教授代表课题组表示,在以后的研究中将充分吸纳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按照“大课题-大责任-大研究-大成果-大团队”的要求和标准完成好课题研究。
报告会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张伟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调查统计处、山东省金融学会,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软件学院、金融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各位子课题负责人及成员,经济学院部分师生50余人参加会议。
山东大学学校简介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山东大学学校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大力实施“七大战略”,加快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