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8月1日,山东大学举办齐鲁医学处级干部“建设世界一流医学学科,创造齐鲁医学新辉煌”专题培训班,在医学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背景下,助推医学干部提高站位、拓宽视野、凝聚共识,着力提高医学干部履职尽责的核心竞争力,举全校之力共同谋划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校长樊丽明出席培训班结业仪式并讲话。
开班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仝兴华代表学校与调整后的齐鲁医学干部集体谈话,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改革要求上来;传承齐鲁医学精神,以一流使命打造一流医学学科;强化战略思维,把握学科趋势,做好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序推动医学改革各项举措落地生效。中国科学院院士、副校长、齐鲁医学院院长陈子江在动员报告中要求广大医学干部抓住机遇、统筹谋划,解放思想、主动担当,认真学习、充分交流;要以追求梦想的强劲热情,紧紧围绕医学改革发展,多思考、多碰撞,凝聚更多改革共识,谋划更多发展举措。
为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山东战略和医学科技前沿趋势,培训安排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的国家战略专题授课视频,邀请了山东省卫健委规划处处长迟蔚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围绕健康山东建设和医学教育发展作专题授课。
为深入分析学校医学教育发展形势与现状,进一步谋划世界一流医学学科建设,培训邀请副校长韩圣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副校长李术才和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部部长王志鹏分别就医科人才队伍建设、医学科技发展、医学学科建设等作了专题授课。
为进一步学习先进,推进“强院兴校”战略深入实施,培训班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跃增、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郑加麟、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承慧等分别围绕学院党建与改革融合、二级学院与领导班子建设、学院治理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有针对性地分享了学科建设与管理工作相关经验。
专题授课之外,培训班每天安排学员深度研讨环节,分别聚焦发挥综合性大学办学优势办医学学科、推进医教协同构建完整医学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医学内部以及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整合临床医学资源建设世界一流临床学科进行了深入讨论,进一步凝聚了发展共识,积极谋划了医学教育改革的理念、思路、方向和举措。结业仪式上,各组代表就研讨成果进行了汇报交流。
樊丽明在总结讲话中对此次培训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日程紧凑、形式灵活,实现了形成改革共识、明确使命担当、找准问题差距、谋划改革发展的目的。要紧紧把握“健康中国”战略、“健康山东”战略、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以及医学在学科发展中地位作用显著提升的重大机遇,切实找准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立足点着力点。
樊丽明表示,要树立“全校办医学”的意识,在“强院兴校”和“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积极推进齐鲁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升级换代,提升学术核心竞争力;超前组织科研,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健全人才引育工作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提高国际化水平;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增强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山东战略能力。她强调,全体齐鲁医学干部要提高站位,主动担当、协同谋划,只争朝夕、狠抓落实,切实担负推动齐鲁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责任;要充分发挥党工委、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实效。
本次培训班由学校党委主办,组织部(党校)和齐鲁医学院党工委承办。齐鲁医学院和所属学院副处以上干部、校部机关有关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80余人参加培训。
山东大学学校简介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山东大学学校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大力实施“七大战略”,加快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