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第十一届中俄北极论坛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协办、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合办。会议以“中俄北极合作:新的愿景与路径”为主题,围绕北极前沿热点议题展开交流研讨。副校长刘勇出席开幕式。
刘勇表示,中国海洋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极地研究的高校之一,拥有国内最大的北极研究团队。中俄北极论坛作为中俄两国学术界唯一的常态化北极合作交流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他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两国在北极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督学顾也力表示,中俄在后疫情时代更应加强北极合作,他期望论坛能够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副校长谢尔盖·安德留申希望通过论坛深化双方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北极学术研究的发展。
论坛报告分为“北极科考合作”“北极能源合作”“北极环保合作”“北极科研与教学合作”四个议题,采取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了来自中俄两国的40余位专家汇报了北极区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与未来方向。与会各方一致表示,今后两国高校及研究机构将以中俄北极论坛为依托,继续加强在学术讨论、学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据悉,中俄北极论坛始创于2012年,由中国海洋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联合发起,每年由两校轮流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论坛始终聚焦于北极学术交流与合作,现已发展成为两国北极学者之间重要的制度化、常态化交流平台。
来自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俄罗斯社会科学院等三十余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
通讯员:李小宁 周众望 图:厉召卿
中国海洋大学学校教学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学校师资
学校有4个校区,其中,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共占地2400余亩;西海岸校区规划占地约2800亩,2022年9月一期建成启用。设有1个学部、2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6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900余人、博士研究生3000余人、外国留学生48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