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山东省教育厅指导下,由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中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承办的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22年度首场“萌新磨课会”在济南举行。来自省内各高校思政课分管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负责人和青年思政课教师共计140余人参加。
省政协副主席、校党委书记唐洲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冯继康在开幕式上讲话。齐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玉华,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慧青,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万光侠,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思政处(宣教处)处长陈成标等出席活动。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易教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白显良教授通过线上作辅导报告。
开幕式上,唐洲雁代表山东师范大学对线上线下参会的各位专家老师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山东师范大学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萌新磨课会”是深入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和重要举措,为全省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提供了相互切磋、交流经验、展示风采的平台,有利于深入推进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青年思政课教师更好更快成长发展,为全省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增效赋能。
冯继康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对青年思政课教师提出四点希望:坚定“真信仰”,争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厚植“真情怀”,立志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奉献给教育事业;练就“真本领”,在交流激励中提高本领;讲好“真道理”,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大道理”。各地高校也要多“搭台子、做梯子、指路子、压担子”,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王玉华、张慧青分别代表齐鲁师范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和专家辅导环节分别由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志东、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万光侠主持。
专家辅导环节,沈壮海以“学生期盼什么样的思政课”为题,以具体的调研数据为根据,从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期待等方面描述了学生所期待思政课的总体样貌,并提出要建设趣味盎然、有道有术的思政课,对于如何进行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王易围绕“基于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性教学探索”的主题,阐述了如何抓住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型教学探索等相关问题,强调要紧密结合文化思想多元的时代背景、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这三个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做到深耕教材、讲清理论、创新方法、投入感情,为广大思政课教师如何讲出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的思政课提供了有益思路。白显良从“最新重要讲话或会议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的几个问题——以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为例”切入,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要吃透精神以奠定融入的“逻辑基点”,把握关键以抓住融入的“核心要点”,深化研究以找准融入的“具体落实”,讲究方式以彰显融入的“工作亮点”,对思政课教师将最新讲话或会议精神融入思政课提供了重要指导。
此次“萌新磨课会”,全省共有15名青年教师参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展示。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获得者、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史倩进行了示范教学展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大光,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国庆,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芳云,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剑,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萍萍5位专家担任点评工作。教学展示活动中,每一位磨课教师就某一思政课主题展示约12分钟的完整教学活动,点评专家就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教学特色等要素进行评价打分。教学展示结束后,专家评委针对选手的课程设计和讲授进行点评。
“萌新磨课会”是山东省教育厅为提升全省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而组织一项创新活动。该项活动聚焦培育一批思政课“萌新”示范课堂,锻造一批思政课教学示范团队,打造山东省高校思政课创新品牌,促进本科高校、高职院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目标,为青年教师研究教学、聚焦课堂、反思问题、优化提升提供了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助力实现我省高校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山东师范大学办学条件
学校有千佛山和长清湖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3850亩(约2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设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大数据实验室、6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
山东师范大学教学荣誉
承担教育部“质量工程”全部类别项目;4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2人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65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