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山东师范大学与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党建“1+1”帮扶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吉纯楼第二报告厅举行。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校党委书记唐洲雁,校党委副书记邢光;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姚东方,校长刘广耀,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姜峤,副校长刘波、王开贞,工会主席许锐出席签约仪式。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部等有关部门学院负责同志,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校党委委员、党建工作联络员,特聘专家以及各部门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刘广耀主持。
唐洲雁在讲话中指出,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经过23年的办学实践,已发展成为办学特色鲜明、校园文化浓郁、育人质量过硬、社会声誉优良的山东知名职业院校。山东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在党的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评省级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入选全国37所重点马院建设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拥有40个国家一流专业,连续3年在山东省高校分类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唐洲雁强调,山东师范大学与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两所学校在校级和院级层面均具备广泛的合作空间,学校高度重视与圣翰财贸职业学院的合作,成立工作专班,深入推进双方合作。下一步学校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帮扶,不断拓展合作空间,深化沟通交流,加强资源投入,创新合作形式,推动“1+9”帮扶合作框架协议落地实施,促进两校优势互补,推进两校深度合作,实现两校党建与办学水平双提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贡献力量。
姚东方在致欢迎辞中指出,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同山东师范大学情深谊厚、源远流长,本次签订帮扶合作协议,开启了两校深化合作新篇章,拓展了交流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姚东方谈到,近年来,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持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建工作的成效不断显现。他希望通过开展党建帮扶合作,推动学校提升党建工作实效,实现党建业务工作互促共融,引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新提升,助推圣翰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
刘广耀介绍了圣翰办学基本情况。他指出,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是山东省较早的民办高校之一,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56个专业、500余名教职工、12000余名在校生的现代化普通高等职业学校,为推进山东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刘广耀表示,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与山东师范大学友谊深厚,圣翰在办学之初曾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招收专科学生。本次签署《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将助推圣翰进入发展快车道,实现提质增效,在圣翰办学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签约仪式上,邢光与姜峤分别代表两校签署了《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8个二级学院与山东师范大学9个二级学院签署了院际《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双方与会人员还就协议内容及推进落实工作进行了充分探讨和交流。根据合作帮扶协议,未来双方将会搭建沟通协调机制,探寻创新合作模式,力争实现以帮扶促合作、以合作促共赢的目标。两校还确定了健全帮扶工作机制、实行双向挂职锻炼、帮助开展干部培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支持、党建助推业务发展等具体帮扶举措,助力圣翰学院打造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较强的专业技能、高质量就业的职业教育品牌。
据悉,为了切实加强民办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促进党建提档升级,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充分发挥派驻党委书记和党建联络员工作优势,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借力省内高水平大学党建工作优势,通过组织联建、队伍帮带、育人协同、载体同创、资源共享、发展双赢等方式,协同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育人育才成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摄影:贾丙波)
山东师范大学办学条件
学校有千佛山和长清湖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3850亩(约2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设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大数据实验室、6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
山东师范大学教学荣誉
承担教育部“质量工程”全部类别项目;4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2人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65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