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至11日,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主办,山东科技大学承办的“青岛·第一届未来交通与陆海协同运输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科技大学举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庆国,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司家军,教育部交通运输类教指委主任委员、北京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张星臣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作题为《网联协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突破口》的主旨报告。
姚庆国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强化交通运输学科建设,始终坚持国家和区域战略导向,精准对接交通强国、强省战略,积极服务山东省“八大战略”和十强产业。希望通过本次大会的召开更好地把握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动态,掌握未来交通发展趋势。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综合立体交通”“智慧交通基建设施”“陆海协同运输”“智能载运”等为主题,来自国内外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探讨交流未来交通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助力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
大会主旨论坛阶段由科技处处长陈连军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作了题为《网联协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突破口》的主旨报告,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如何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中实现快速突破。
交通运输部公路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斌,东南大学常务副书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攀,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辉,欧洲智能工程计算协会副主席、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李海江,青岛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陈维强等分别作主旨报告,探讨了目前交通运输领域发展中的难点、要点问题。
“综合立体交通及陆海协同运输”分论坛以及“智慧交通基建设施及智能载运”分论坛上,来自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常州海科新能源技术公司、海卓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对道路数智化感知、船舶交通大气污染排放及评估、重型商用车低碳路径分析、大数据驱动的船舶航行态势预测、混行环境驾驶人认知机理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供稿:交通学院 记者:徐展 责编:韩洪烁)
姚庆国致辞
合影(摄影/孙德波)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力量
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71亿元。学校设有教学单位34个,科研单位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本科专业97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省市级重点学科19个
山东科技大学教学课程
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10门,教学成果奖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品牌特色专业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