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教育报》“要闻”版刊发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王英龙、副校(院)长刘玉的署名文章:《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立德树人在课程思政上狠下功夫》。文章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在谋篇布局、深入推进、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
文章从六个方面对校(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举措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凝练出“强”“活”“质”“协”“实”“新”六个关键字,高度概括校(院)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内容。
党委领导要“强”。校(院)党委主动肩负起课程思政主体责任,强力保障课程思政建设。校(院)党委书记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责任人,亲自谋划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和系统推进,并带头上好思政课。党委其他成员同步负责好课程思政各个环节的落实工作。
教师育人要“活”。校(院)通过多项措施激发广大教师内生动力,增强教师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树立思想价值引领主体,提升课程思政的素质能力。号召广大教师做“六要”引路人,夯实课程思政能力基础。形成课程思政的自觉行为,把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和自信能力转化为自强行动。
课程设计重“质”。校(院)面向高校所有课程循序渐进推动课程思政全面展开。分门别类设计完整课程思政系统,构建特色鲜明、严谨有序、生动活泼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校(院)充分发挥“德融课堂”特色课程带头作用,精心打磨课程思政“金课”,认真落实课程思政学习制度,在不同学科领域构建课程思政“样板”,形成示范效应。精心遴选培育课程思政“名师”,带动更多教师快速增长。下大力气编写思政精品教材。把经典思政元素准确融入不同教材中,通过精品教材构筑课程思政坚实根基。
全员联动“协”同。校(院)全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大格局,建立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联动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形成课程思政战略部署的有序衔接和无缝对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优势和专业优势,融入其他课程的思政教研当中。形成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
制度保障要“实”。校(院)强化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配套工作,不断构建完善政策导向机制、过程控制机制、教学评价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和学生评教机制。以科学有效的制度保证课程思政效能,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真正助力学生成才。
方式方法要“新”,校(院)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根据环境和学生的变化不断守正创新,牢牢把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本质,守好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的底线。积极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构建多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其中,切实增强课程思政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作为山东省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牵头建设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校(院)实际,扎实推进“德融课堂”工作,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高校的广泛好评,也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2020年,王英龙主持的《山东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获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项目立足实践,依托山东省红色教育优势,着手校际、省际研究,探索课程思政有效行动路径,构建“校校--门门--课课--人人”四层次思政体系,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运行机制,以期为省内外高校推进建设提供可借鉴范式。
下一步,校(院)将依托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进一步强化理论研究,扎实做好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以理论研究带动课程思政育人实践,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及团队,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原文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03/26/content_592052.htm?div=-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齐鲁工业大学学校历史
学校(科学院)于2017年5月由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整合组建而成。齐鲁工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由解放军胶东军区成立的胶东工业学校。1978年至2013年为山东轻工业学院时期,2013年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是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科学院成立于1979年,是省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是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
齐鲁工业大学办学条件学校(科学院)在济南、青岛、济宁、菏泽、德州等地设有校区或研究机构,主校区在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学校(科学院)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现有国家级平台10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国家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及研究平台1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