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召开学科与博士点建设工作会议,校(院)党委书记王英龙,副校(院)长曹茂永,各学部、学院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计算机学部、轻工学部、化学与制药学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生物工程学部、机械工程学部、电子电气与控制学部、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部等10个单位分别就学科现状及博士点建设情况作了详细汇报,与会人员对博士点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深入讨论。
王英龙对各学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科与博士点建设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要将学科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总抓手,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二是注重过程,形成合力。学科建设重在建设过程,要积极探索学科建设路径,扎实推进学科建设规划,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学科建设合力;三是打破界限,加强融合。鼓励打破行政区划和行政界线,注重资源的交叉融合,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资源整合和共同建设;四是明确任务,做好规划。做好校(院)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分层级分梯队学科建设规划,不同层级和梯队设立不同的目标任务,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精准配置各类资源;五是统筹兼顾,重点突破。要统筹加强学科建设,稳步提升学科水平,同时重视专业学位点建设,将科教融合的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优势转化为专业学位的建设优势,力争在专业学位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六是压实责任,力求实效。要强化学科理念,营造浓厚氛围,注重团队建设,鼓励全员参与,力争各个学科稳中有进、稳步提升。
本次会议全面分析了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达成了共识。未来,校(院)将继续“补短板、强弱项、重特色”,完善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优化学科建设体系,大力推动学科建设水平在“十四五”期间迈上新的台阶。
齐鲁工业大学学校历史
学校(科学院)于2017年5月由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整合组建而成。齐鲁工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由解放军胶东军区成立的胶东工业学校。1978年至2013年为山东轻工业学院时期,2013年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是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科学院成立于1979年,是省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是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
齐鲁工业大学办学条件学校(科学院)在济南、青岛、济宁、菏泽、德州等地设有校区或研究机构,主校区在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学校(科学院)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现有国家级平台10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国家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及研究平台1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