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教融合五周年之际,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节点,10月27日,《科教融合的实践案例与思考》专著出版座谈会在长清校区356会议室举行。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王英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吴衍涛主持。相关部门、学部(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参与编写人员代表参加会议。
王英龙代表校(院)党委对各位专著编写成员的辛苦付出和勤奋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专著深入分析总结了科教融合的目的和意义、面临的问题以及实现的方式路径等,完整系统记录了校(院)科教融合的探索过程、创新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果成效,对于增进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校(院)的了解,统一校(院)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专著编写是校(院)科教融合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记录科教融合发展历史的重要史料,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也是校(院)推进科教深度融合的新起点。专著中明确提出了未来科教深度融合的十大建设任务,为校(院)科教融合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下一步,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科教融合优势和特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布局,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建设,继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改革是“根本动力”的意识、稳定是“重要保障”的思维,不断破解校(院)高质量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科教融合事业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吴衍涛在主持会议时指出,《科教融合的实践案例与思考》一书的出版,是校(院)科教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对科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了一份科教融合的发展报告,二是全体师生员工展现了一份科教融合的成绩单,三是向兄弟高校提供了一份科教融合的经验启示,四是为下一步校(院)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校(院)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王英龙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发挥好科教协同的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更好体现工大(科院)人的使命担当,为推进校(院)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开峰介绍了专著的编写情况。王英龙将签名书籍赠予每一位参与编撰的工作人员并合影留念。
《科教融合的实践案例与思考》一书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王英龙编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成研究员作序。校(院)党委高度重视《科教融合的实践案例与思考》编撰工作,年初召开了科教融合五周年成果总结部署会,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编写小组,全面启动了专著编撰工作。半年来,校(院)相关部门、学部和编写小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连续奋战,精心打磨,数易其稿,为专著顺利出版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和心血汗水。该书出版于科教融合五周年之际,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为了系统梳理总结科教融合五年来的改革发展成就,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发展;对外扩大影响,赢得支持,引领示范,着力打造科教融合“山东样板”。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科教融合的理论基础。总体概述了科教融合的基本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实现路径等理论内容。第二章为科教融合的发展历程。简要阐述了科教融合的时代背景,将科教融合分为探索期、发展期和提升期,系统梳理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融合的发展之路。第三章为科教融合的机制创新。系统介绍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组织机构、学部制、人事、人才、财务等改革的背景、特色做法,并总结了经验启示。第四章为科教融合的改革举措。立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基本职能及学科建设等重要任务,详细列举了校(院)科教融合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经验。第五章为科教融合的实践案例。充分验证了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机制创新、改革举措等,展示了科教融合以来取得特色成效学部的实践情况。第六章为科教融合的未来展望。明确提出了发展愿景、发展方略、发展路径,通过对科教融合以来的思考,总结经验、凝练做法,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高质量发展做好谋划,为科教融合深入推进强化信心,为其它兄弟院校的改革提供参考。
齐鲁工业大学学校历史
学校(科学院)于2017年5月由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整合组建而成。齐鲁工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由解放军胶东军区成立的胶东工业学校。1978年至2013年为山东轻工业学院时期,2013年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是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科学院成立于1979年,是省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是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
齐鲁工业大学办学条件学校(科学院)在济南、青岛、济宁、菏泽、德州等地设有校区或研究机构,主校区在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学校(科学院)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现有国家级平台10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国家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及研究平台1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