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组织科研”成为党代会报告中旗帜鲜明的科技创新发展之钥,是实现这一蓝图的重要支撑与法宝。
作为省属高校,橡胶、材料、化工为特色,有“青科大模式”之称的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要坚定不移的锚定“有组织科研”。
锚定“有组织科研”,我们应该紧紧锁定“四个面向”、围绕“两服务一引领”,坚持战略引领、组织创新、深度融合、系统推进的原则,在继续坚持自由探索基础研究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变革我校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为实现“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提供强大的科研支撑。
锚定“有组织科研”,就是要以“四个面向”为指引,集中学校优势科研力量,多学科联动、多平台联动,争取多申请大项目、出大成果、出大奖、建大平台。这对当前我校的科研组织体系提出一系列新的挑战,对于教师个体的任务结构也将产生一定的冲击。我们需要打破学院、学科、平台的体制束缚,建立适用我校的协同创新体系。
锚定“有组织科研”,如何决定有组织科研的方向和重点领域?
“有组织科研”的决策机制应充分考虑我校的自身特点,一方面要着眼于我校的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将国家战略意图以及产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我校的资源和能力基础对接,明确任务定位,并据此引导和规划科研团队及教师个体的科研行为。另一方面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瞄准世界科学前沿,探索国家可能有需求、市场可能有机会、自身有一定基础条件的新兴领域,进行科研力量的前瞻性部署和科研能力的战略性储备,谋求未来发展空间。
“有组织科研”的决策机制既要充分发挥校内高层次人才和学术骨干的作用,也要汲取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企业技术带头人,以及科技智库的智慧。既要考虑“有组织科研”的方向选择、制度设计和资源统筹,也要加强与人才培养、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等重要决策过程的互动。
锚定“有组织科研”,如何有效地开展“有组织科研”?
目前,我校的科研组织形式主要有几种类型:一是依托科研平台和科研机构,譬如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一般情况下,机构平台的等级越高,各方面的保障就越有力,获取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就越强,科研组织的建制化程度就越高,越有条件开展“有组织科研”;二是高层次人才、知名教授引领的学术梯队模式,大多承担有重大科研项目,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科研团队,有组织科研的特征也比较明显;三是担任行政职务的领导身体力行,牵头组建学术团队,开展与所在学科发展方向相关的研究。依托行政权力和资源,该模式也有利于开展“有组织科研”;四是最常见的“教师+学生”的课题组模式,由一位或几位老师带领研究生(有的也有本科生)团队开展研究,或依托课题,或自由探索,虽然建制化程度不高,但比较有活力。加强“有组织科研”可以超越以上模式,进行组织方式的创新,但也要注意发挥现有科研组织形式的优势,优化其结构,激发其潜能。
锚定“有组织科研”,建成“特色鲜明、走在前列”高水平大学的路径
一要聚焦学科水平提升,夯实“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根基。学科建设是科研创新发展的基础,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效度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实施“有组织科研”,应建设学科集群,需要跨学院、跨学科协同作战,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科研领域和学科方向。
二要加强平台内涵建设,筑牢“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支点。科研创新平台是我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支点。学校要树立“建强建优”理念,强化各类科研平台的内涵建设,推动平台建设由数量向质量转变,通过重点建设创新平台,凝聚大团队、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在大平台上出大师、获大奖。要树立“精益求精”意识,建立科研创新平台分层分类建设机制,优化科研创新平台结构布局,理顺院系与平台的依托关系,明确平台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加强平台之间和平台内部各团队之间的协同联动,以机制创新促进科研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
三要聚焦创新人才蓄积,做强“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杠杆。人才是核心,是“有组织科研”顺利推进的保障。加快我校创新人才蓄积,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学院主体主责”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到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提升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要强化目标管理,通过定目标、定原则、定要求,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二级学院的工作主体责任。
四要打造升级版“青科大模式”,打通“有组织科研”的创新链条。教育部陆续启动实施“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行动、“百校千企”协同攻关行动、“百校千城”未来产业行动,我校要主动融入“三大行动”,实施“校地融合、校企链合、平台聚合、资源整合、服务集合”五大行动,立足青岛,加强与山东各地市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校城融合发展,全面提高我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整体效率,打造升级版“青科大模式”。
五要聚焦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活力。要持续深化学术评价改革,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相结合,注重对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创新性、引领性以及科学价值、学术水平、社会效益等多维度的分类评价,进一步健全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考核奖励制度;探索建立“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充分调动创新人才、团队的积极性,让能者脱颖而出。优化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促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加快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带动学科建设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双提升”。要优化科研服务保障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研究自主权,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为科研创新活动营造既合乎规范、又相对自主的环境。
青岛科技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住鲁院士2人、聘任院士10人,国家杰青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讲席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国家优青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0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青年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54人。
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特色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拥有5个博士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硕士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