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中职

0535-2114665

荣成三中生物组小革小新成果推广会

   2023-03-13 烟台中职网烟台中职网5711
文章摘要:为了将小革小新成果应用到生物教学中,3月30日,荣成三中生物组进行线上小革小新推广会议,课题组成员、荣成一中教师及教研室张

为了将小革小新成果应用到生物教学中,3月30日,荣成三中生物组进行线上小革小新推广会议,课题组成员、荣成一中教师及教研室张主任参加会议。会议包括三个环节:项目主持人陈艳艳老师进行成果介绍、唐娇娇老师进行模型制作设想与过程的解说、在线答疑。烟台中职网老师带大家具体了解下:

荣成三中拓展教材资源

 首先项目主持人陈艳艳老师从背景与起因、做法与经过、成效与启示三个部分,向实验学校老师们进行详细的成果展示。

一、 背景起因

通过研究我们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 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第57页的教学建议,明确指出: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教学目标。

2. 适应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提高学生关键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确立了高考考查的关键能力有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认知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3.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把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落到实处。

在此背景下,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具体做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二、做法与经过

(一)实验的整合、重构与创新

1.实验时间的整合

在原实验的基础上,我们优化实验流程,(将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酵母菌的纯培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荣成三中大棚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以下5个实验整合在一起,既缩短了实验的时间,缓解课时压力,又完成了培养基的成分对比、微生物培养的应用对比等单独实验无法实现的目的。

2.实验材料的创新

在《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我们因地制宜,将学生带到操场,小组合作,用尼龙绳、一次性筷子等材料划线选取样方,使实验更易操作,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生态知识,学会运用样方法测定植物种群密度。

对于果酒、果醋的制作,课本提供的实验材料是常见的葡萄。学生们通过探究利用生活中其他的水果,制作出各种风味的果酒与果醋。而且在反复的摸索中发现桑葚不需要榨汁,可直接进行发酵,且发酵速度明显提高,酿造的果酒风味独特。

(二)拓展文本资料,引领深度学习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地,离不开对新教材文本资料的深度挖掘与拓展。

1.光合作用的过程

关于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索,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我们根据需要补充了2个探究实验资料,并设置相应的问题引领学生逐步构建光合作用的过程简图。

2.表观遗传

关于表观遗传,课本只用一句话举例说明其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该知识点,我们在大量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改编拓展资料,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3.线粒体的起源

关于线粒体起源问题教材只介绍了“内共生起源学说”,我们补充了分化学说,让学生对比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从实施效果看,以上做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了学习难度,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知识模型化

生物知识点琐碎繁多,记忆量大,我们通过模型制作,让学生在“做”中学,使知识直观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如:

1. 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以不同颜色的卡纸,分别折出假根、“帽”、柄;以一次性筷子连接伞帽,将柄卷成筒,方便嫁接;以玻璃珠模拟细胞核,藏于叠成椎体的假根基部,便于核移植。

2. 标记重捕法的模拟

用纸杯和黄豆模拟标记重捕法,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自主分析误差,总结实验成功的要素

3.ATP模型构建

在ATP一节中,学生将乒乓球和弹簧通过线连接到一块构建弹簧-小球模型,模拟ATP释放能量的过程。利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教具、网线、磁力片,构建ATP与ADP的空间模型,这样能直观体会到ATP为什么是高能磷酸化合物,以及ATP与ADP之间的转化过程。

4.人体模拟单侧光照射旋转的胚芽鞘问题

自主探究利用人体与纸箱模拟单侧光照射旋转胚芽鞘的生长,每位同学的目光相当于单侧光,表演同学的身体为胚芽鞘,其头面部代表胚芽鞘尖端。

模型的运用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微观分子宏观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用建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成果与启示

我们团队通过探索、验证,取得了以下阶段性的成效:

1.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持续提升。

课题组研究成果的应用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凸显,大赛和高考成绩显著。在威海市实验比赛中我校取得了5个一等奖与1个二等奖,在省奥赛中取得了3个二等奖与1个三等奖,在2021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全市第一。

2.形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团队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相应的资源库,包括导学案、课件、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在我校推广使用,并助力我校在山东省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3.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全面提升。    

近一年的先后有5人次在威海市和荣成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奖,有3人获得威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张庆晓老师应邀在威海市生物学科会议上做了实验创新的典型交流 。

4.该项目注重创新,简单易学,具有推广的价值。

该项目是对新教材内容的有效拓展,有助于引领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已形成的资源库,可以直接推广使用,简单易学,同时我们的研究对新教材其他内容的挖掘开发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探索正在进行时...

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三个模型。《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模型,有效的突破了基因定向连接的难点。学生自主构建《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通过评选将优秀的作品放入实验室展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用四氯化碳、水、花生油、泡沫垫、铅皮、广口瓶、玻璃棒等材料制作的《密度梯度离心模型》使难点直观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拓展文本资料,引领深度学习方面拓展了细胞核的结构有关阅读素材,丰富了我们的资源库。关于细胞核的结构,课本只用一幅图进行简要的说明,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补充了细胞核结构探究过程的科学史,学生通过分析相关的资料,总结出细胞核的组成。通过学习的需要,我们又补充了原发性主动运输和继发性主动运输,并通过高考题的改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唐娇娇老师就《DNA的模型制作》和《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两个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及模型制作过程进行解说,通过展示课堂实录,像实验学校展示我们的模型制作思路。

实验学校的刘帅老师提出:微生物培养的实验非常繁琐复杂,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才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生物组团队实验部和普通部两位代表分别发言,介绍我校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流程。上午学生配制培养基,中午进行灭菌处理,下午就可以进行平板划线的操作。高二年级开展这5个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课标规定的实验,还在实验过程中对培养基的成分、不同接种方式等进行了横向对比,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科研处张主任对本次线上推广活动进行了总结以及指导。张主任首先对我们的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是我们从课本着手,进行教材实验,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资源丰富,容易推广。二是在研究的脚步一直不停歇,课题组不断的对资源进行补充,给予肯定。

张主任指出,三中生物组应当在之前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进行资源库的拓展以及资料的整理。在实验的整合、重构与创新,拓展文本资料、 引领深度学习,理论知识模型化三个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资源库,以便之后兄弟学校的交流使用。另外,本次由于疫情的原因进行线上交流,个别问题没有深入研讨,希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开展面对面的线下交流,合力将成果做大、做实、做强!共同研讨,共同提高,达到共赢的目的!

以上是烟台中职网老师给大家了解到的荣成三中生物组小革小新成果推广会信息,如果想更多的了解荣成三中招生信息跟疑问,都可在下方咨询框进行发送消息提问,想快速解答直接提供手机号即可,会有老师直接电话联系你。


本文链接:http://zhijiaogk.cn/news/show-2761.html

温馨提示 :若以上文章还没有解决你的问题,想了解 荣成三中生物组小革小新成果推广会 更多信息,可以下方留言评论或者提信息,烟台中职网老师一对一进行免费讲解。

版权申明:“烟台中职网”的所有作品均为烟台中职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烟台中职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反对 0收藏 0
 
更多>荣成市第三中学相关资讯
荣成市第三中学推荐图文
荣成市第三中学热门资讯
中职资讯点击排行
荣成市第三中学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