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农经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农经系教师党支部成立于2019年7月,共有25名教师党员,其中在职教师党员21人。支部成立之初,便以“融合 发展 创新”作为核心理念,经过全体党员的接续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院校农林经济管理特色的支部党建之路。2022年获批全校第二批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夯实理论之基,强化政治引领
农经系党支部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支部重点工作,把《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为党员案头学习常备读物。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先后为支部党员配发《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读本》等理论学习资料。支部书记崔永福带头加强理论学习,在2022年全院学习强国年度积分排名第一。支部书记多次被省委宣传部和省纪委监委抽调接受咨询和参与乡村调研。支部委员申端锋多次被省委宣传部抽调参与调研,多次为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专题讲解导学。党员张亮在《共产党员》发表论文1篇。
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把每月最后一个周四下午作为主题党日活动时间,组织党员开展集体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老教师和优秀教师结合自身实践,为全体党员分享学习经验。支部开展了喜迎、感悟、读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制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微党课视频并参加展播。先后组织观看《悬崖之上》《望道》等红色影片,赴地道战纪念馆、白求恩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红色记忆,在周家庄公社大礼堂集体唱红歌。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切实增强党员教师的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引领全系教师赋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在立德树人上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
党建赋能人才培养,提高教书育人质量
农经系教师在党支部带领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方面大胆探索,获建国家一流专业1个、省一流专业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批教育部教研课题2项、省部级教研项目16项。支部党员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深入挖掘思政元素,1名支部委员获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三等奖,1名党员获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先后有6位教师获批教育部农林经济管理类教指委课程思政教研课题。支部书记崔永福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支部通过组织开展“教师党员包联学生班级”活动和“卓越班导师一对一指导”计划,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专业前沿、职业发展、公务员考试、考研交流等,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支部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学科研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参观学习,将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双创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有机融合,让师生党员在共同劳动中体验农业之美,增强“三农”情怀,从实践中积累双创素材。农林经济管理教学团队荣获“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农林经济管理基层教学组织获评“河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党建赋能科学研究,提升学科知名度
支部引导教师把科研工作聚焦于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发展与农业推广。支部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不断开展科学研究,其中1人获国家特菜岗位科学家,5人获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专家。支部成立以来相继有4位老师获国家社科基金。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支部教师带领本专业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和课外学术作品竞赛,2人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国家三等奖1项、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省级特等奖2项。
党建赋能社会服务,增加团队影响力
支部教师充分利用业务所长,助力河北省农业与农村发展,不断提升团队影响力。支部教师撰写的建言献策获总理批示1项,省部级领导批示10多项。主持编写的《关于打造保定乡村振兴新样板的实施方案》获保定市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被保定市乡村振兴局应用;主持编写的“保定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得到保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评价,被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应用;撰写的《河北省特色果蔬产品对接北京市场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研究报告被河北省农业农村厅采纳;支部多位教师相继参加各县市区高素质农民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等活动;支部委员葛文光教授致力于帮农人事业,为全国尤其是河北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献策助力,影响非常大;党员教师和学生组建了“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助农小分队”,多次赴清苑区沃翠源生态有机农场、晋州周家庄公社等地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师生党员在“党建+教学实习”活动中注重产学研有机融合,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深挖调查研究基本功,身体力行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决策部署,为河北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学习交流
组织师生党员到石家庄晋州市周家庄公社学习调研
组织师生党员到地道战纪念馆重温红色历史铭记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