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中职

0535-2114665

迎校庆 微视频《口述农大》张璞:风景这边独好

   2023-08-30 烟台中职网烟台中职网5201
文章摘要:耄耋之年,岁月缱绻,葳蕤生香。念兹在兹,一往情深。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农大人和事。是对一代人青春芳华的回忆,是对学校发展

耄耋之年,岁月缱绻,葳蕤生香。念兹在兹,一往情深。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农大人和事。是对一代人青春芳华的回忆,是对学校发展历史的追溯,更是对学校无限热爱与殷切期望。

宣传部历经一年时间,首期采访和拍摄了十几位老领导、老教授、老专家,编辑推出微视频《口述农大》10期。百廿老校,群贤毕至,名师云集,我们的拍摄没有结束,永远在寻找和拍摄中,期待你的讲述和观看——因为,我们爱农大。

今天推出的是《风景这边独好》,讲述人:张璞,1935年出生,1983年任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1986年至1996年任常务副校长。

人物小传

张璞,出生于1935年,山西省汾阳县人。1956年调干考入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学习,1960年留校工作。1983年任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1986年至1996年任常务副校长。

张璞多年从事教育、教育管理以及农业高教研究工作,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研究相关论文40余篇。主编《太行之路》一书荣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全国首届“兴农杯”三等奖。参加“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研究课题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创建主编《河北农林教育》(季刊),组织领导贫困地区各级干部培训,1988年获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突出贡献奖”,著有《实施以县为单元,全方位农业技术集团承包的尝试》(被《中国经济文库》入选)、《谈农科教统筹结合方式及有关问题》(入选《中国农业发展文库》)等,主编《河北农大校志》;参编、审订《高等教育原理》。

采访节选:

历史的足迹

奏请成立直隶农务学堂的奏折

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农业学府,回首学校120年的风雨历程,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展现出了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初心不改,弦歌不辍,留下了坚实的脚步。我常说,我们是扎扎实实地走过了120年,是经过了专家论证的120年,为了这信心满满的历史足迹,我们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努力,最终也有了这段难忘的故事。

农大创办于1902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在办学之初就属于高等教育程度,并延续至今。追根溯源,学校还是在大的历史浪潮中应运而生,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救亡图存的呼声日益高涨。当时的直隶总督深感“直隶地瘠民贫,非讲求地利,振兴农务不足资生计”,于是就奏请清政府成立农务学堂,光绪皇帝朱批“知道了”,自此河北农大的前身——直隶农务学堂就诞生了,这也开启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

对于这段历史,我们有过疑问,都说“知道了,知道了”,这个奏折在哪里?内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经过不懈的寻找,在100年校庆的时候,学校的一位教授通过台湾的朋友找到了奏折的原件,奏折的批复,这也印证了从建校之初,我们就是高等农业学府。2001年11月,学校通过了河北省教育厅按照教育部要求组织的专家论证,专家们指出:河北农业大学的历史,不仅是河北教育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是对中国农业教育的贡献。

学校创建初期,大多数聘请的是日本和少数欧美的教师,辛亥革命以后,留学欧美的教员回国任教的日益增多。郝元溥校长掌校时期,尤为关注学生实习和试验,后来提出了“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理念,这也是学校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学校宝贵的校史文化就这样不断积淀传承下来。

求学往事

大学时期照片

我是在寻求理想中与母校相遇,扎根于此,从未离开。回忆这段往事,还要从我个人经历谈起。

我是学农的,也是干农的,我从农专毕业后,分配到了唐山工作了四年。在实际工作当中,我常常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用)。那时候谁都渴望进入河北省唯一的一所高等农业学府,进行深造。1956年9月15日,我终于考入了河北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前身),开始了我的求学之路。

当时学校环境非常优美,宽广的林荫大道,小河流水,如诗如画。我们宿舍就是现在老干部处的四合院,虽然是平房,但是环境很古朴。在我印象中,学校师资力量很强,我所接触到的课程,基本都是教授讲课,有一些还是著名教授,因为我属于调干来的,所以对每一堂课都感到新鲜和宝贵,都非常认真的听讲。

我们学校曾有很多领导来访和考察,有些趣事我们记忆犹新,尤其是“四大元帅”的到来,还是比较意外和惊喜。植保系张志明老师曾在温室工作,有一天,在他不经意间进来几个人,他一看不像是学校的人呀,再仔细一看是中央领导,很惊讶。他们很朴实,也很平易近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他们在咱们的标本园拍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还是能唤起我们心底深处对历史的记忆。

“太行山道路”越走越宽广

上世纪90年代在三结合基地考察(中)

“太行山道路”就是太行山山区综合治理研究项目,当时谁也不敢接受这个任务,这个需要到山区实际考察研究,需要下很大的力量,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有些人认为,把教学、科研放到山区,即便出了成果也是生产队水平,意见不一。即便困难重重,咱们的(副)校长王健同志还是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他认为,作为河北农业大学来讲,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山区的人民做点贡献。最后在党委书记郗光同志的支持下,这个科技扶贫项目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太行山区开发研究中,学校把教学、科研、生产结合起来,把太行山区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三结合基地,发挥了很好的作用。1979年开始,学校先后组织了9个系400多名教师和300多名学生,参加这项研究,后来,每年有上千名学生投入太行山区开发研究,深入一线结合生产实习,给农民充当“小先生”传授技术,既完成了实习任务,又是太行山开发研究的一支生力军。

“太行山道路”改变了山区人民贫穷的生活面貌,也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一个是物质财富,就是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三结合基地;一个就是精神财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这16个字。

“太行道路”发展了几十年,也拓展了几十年,发展到了塞罕坝,发展到了河北省六大生态类型区,如果寻找这个根脉,就是郝元溥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这就是农大人的精神血脉。在我看来,太行山道路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太行山道路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太行山道路”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才能有更大的生命力。

风景这边独好

张璞与夫人郑淑芬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我在农大工作了40多年,在我印象中,学校就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现在建校120周年了,校庆可以说是一个单位历史文化的总结,总结学校的变化、学校的进步。我组织筹办过学校首届校史展,90年校庆主持编写过《校志》,后面的校庆我也参加了,见证了学校历史的发展,身为农大学子也为母校感到骄傲和自豪。

从创办初期学校就注重生产实践,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三个“三结合”的优良传统。我希望好的作风,好的传统,能深入到一代代师生心中,有所发展,有所传承。

视频制作:张金晓 摄像:张旭 大图制作:贾春香 编辑:宣传部 张旭

以上是烟台中职网老师给大家了解到的关于迎校庆 微视频《口述农大》张璞:风景这边独好的信息,如果想更多的了解 的招生信息跟疑问,都可在下方咨询框进行发送消息提问,想快速解答直接提供手机号即可,会有老师直接电话联系你。

本文链接:http://zhijiaogk.cn/news/show-45597.html

温馨提示 :若以上文章还没有解决你的问题,想了解 迎校庆 微视频《口述农大》张璞:风景这边独好 更多信息,可以下方留言评论或者提信息,烟台中职网老师一对一进行免费讲解。

版权申明:“烟台中职网”的所有作品均为烟台中职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烟台中职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反对 0收藏 0
 
更多>河北农业大学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中职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